1) 背景噪声控制:根据多媒体场所的功能不同,背景噪声需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会议室背景噪声通常不高于 40dB (A),以确保在正常交流和设备使用时,声音清晰可辨,不受外界噪声干扰。对于对声学环境要求较高的场所,如录音室、视听室等,背景噪声应更低,通常不高于 30dB (A)。
2) 混响时间调节:混响时间应根据场所的使用功能进行优化。声控室的中频混响时间宜为0.3-0.5秒之间。会议室的混响时间建议控制在 0.8 - 1.2 秒之间,这样既能保证语音的清晰度,又能使声音具有一定的空间感,避免声音过于干涩或回声过重。而对于音乐演奏厅等场所,混响时间可适当延长至 1.5 - 2.0 秒,以营造出丰富饱满的音乐效果。混响时间可通过在墙面、天花板等部位使用吸声材料,以及合理设计空间结构来进行调节。
3) 吸声材料选用:墙面和吊顶应采用吸声系数不低于 0.4 的吸声材料。常见的吸声材料包括吸音板、吸音棉、隔音毡等。这些材料能够有效吸收和反射声音,减少声音的反射和混响,提高声学环境质量。在选择吸声材料时,还需考虑其防火、防潮、环保等性能,确保符合相关安全和健康标准。
4) 扩声系统:应保证听众有足够的声压级,声音清晰,声场均匀。
5) 扬声器系统的安装:采用暗装时,开口足够大;蒙面装修用格栅的宽度、深度宜小于20mm.
6) 应预留与其他系统进行信号交换的音频信号接口:供转播或电视电话等其他传输系统选用。
7) 声控室:面积应满足设备布置、操作及正常检修的需要。地面宜铺设活动架空地板。若有发出干扰噪声的设备,宜设置设备室,且不应对声控室造成噪声干扰。
1) 照度均匀度保障:在多媒体设备使用的关键区域,如会议桌面、展示区域等,照度均匀度通常不低于 0.7。照度均匀度是指工作面上的最低照度与平均照度之比,较高的照度均匀度能够保证光线分布均匀,避免出现明显的明暗差异,为用户提供舒适的视觉环境。通过合理布置照明灯具,选择合适的灯具配光曲线和安装高度,可以提高照度均匀度。
2) 色温选择适配:根据不同的使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色温。办公和会议场景通常适宜采用 4000K - 5000K 的色温,光源色温一致,该色温接近自然光,能够营造出舒适、明亮的视觉氛围,使人们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眼睛不易疲劳。而在展示区域,为了突出展示物品的色彩效果,可选择 5500K - 6500K 的高色温光源,增强色彩的鲜艳度和饱和度。
3) 防眩光措施实施:为避免直射光源干扰显示屏,可采取多种防眩光措施。选用带有漫反射灯罩或格栅的灯具,能够将光线均匀散射,减少直射光线的强度。在空间设计时,根据显示屏的位置和视角,合理规划光源的位置和角度,避免光线直接照射到显示屏表面。对于无法避免的反射问题,可在显示屏表面粘贴防眩光屏幕保护膜,有效降低反射光的强度,提高显示屏的可视性。
1) 座位间距设置:座位间距应根据场所的使用功能和人员活动需求进行合理设置。一般会议室的座位间距不小于 0.8 米,以保证参会人员在就座和活动时具有一定的舒适度,避免因空间过于狭窄而产生局促感。对于需要更宽敞空间的培训室或演讲厅,座位间距可适当增大至 1.2 米以上,方便人员自由进出和活动。
2) 摄像头覆盖规划:摄像头的覆盖角度不小于 120°,以确保能够全面捕捉室内人员的活动和画面。在安装摄像头时,应充分考虑空间的大小、形状以及人员的活动范围,选择合适的安装位置,避免被遮挡,保证视距无阻碍。例如,在长方形的会议室中,可将摄像头安装在会议室的一端中央位置,调整其角度,使其能够覆盖整个会议室的参会人员。
3) 设施布局规划:合理规划机房、机柜和控制室的位置和布局。机房应选择在干燥、通风良好、便于布线的位置,同时需满足设备的散热和安全要求。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应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可通过安装空调和湿度调节设备进行控制;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如灭火器、火灾报警器等,确保机房的消防安全。机柜内部设备的安装应遵循强弱电分离的原则,将强电设备和弱电设备分别安装在不同的区域,避免电磁干扰;合理规划设备的安装位置和线缆走向,便于设备的维护和管理。控制室应设置在能够方便监控和操作的位置,配备舒适的工作环境和必要的设备,如控制台、座椅、照明设备等,提高操作人员的工作效率和舒适度。
4) 照明区域:主席台座区垂直/水平平均照度宜大于等于400lx/600lx;听众摄像区垂直/水平照度宜大于等于300lx/500lx.
示例:标准会议室
1.1音频设备参数
1) 信噪比要求:音频设备的信噪比应不低于 80dB,信噪比是衡量音频设备声音纯净度的重要指标,信噪比越高,声音信号中的噪声成分越低,音质越清晰。在选择音频设备时,应优先选择信噪比高的产品,以确保声音的质量。
2) 频响范围要求:一般音频设备的频响范围覆盖 20Hz - 20kHz,该范围涵盖了人耳可听的声音频率范围,能够还原真实的声音效果。对于专业的音乐制作或演出设备,频响范围可能要求更宽,以满足对声音细节和音质的高要求。
3) 传声器信号接线应采用带屏蔽的平衡电缆。
4) 设备不宜与可控硅调光设备或动力设备共用一个电源变压器;若电源电压不稳定或受干扰严重,应配备电源稳压器或隔离变压器。电源的总容量宜为功放额定功率总和的两倍以上。
5) 电气指标包括:总谐波失真、频率响应、信噪比。
6) 声学特性指标包括:最大声压级、传声增益、声场不均匀度。
7) 对系统设备参数的调整和设定:宜与音质的主观听音效果相结合。
1) 分辨率要求:视频设备的分辨率应不低于 1080P(1920×1080),以满足高清视频的显示需求。随着视频技术的不断发展,更高分辨率的设备如 4K(3840×2160)甚至 8K(7680×4320)也逐渐普及,在一些对画质要求较高的场所,可选择更高分辨率的设备,以提供更清晰、细腻的图像显示效果。
2) HDR 支持:支持 HDR(高动态范围)技术的视频设备,能够显著提升画面的亮度、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使图像更加逼真、生动。HDR 技术可以让亮的部分更亮,暗的部分更暗,同时保留更多的细节信息,让观众能够看到更丰富的画面层次和更真实的色彩表现。
3) 帧率要求:帧率应不低于 60fps,帧率是指视频画面在单位时间内显示的帧数,帧率越高,视频画面越流畅,减少画面卡顿和拖影现象。对于一些高速运动的场景,如体育赛事直播、动作电影播放等,可能需要 120fps 甚至更高的帧率,以确保画面的流畅性和清晰度。
1) 其他设备要求:根据具体的项目需求,明确其他设备的参数和功能点。中控设备作为多媒体系统的控制核心,应具备稳定的控制性能,能够可靠地控制各类音视频设备;拥有多种控制接口,如 RS232、RS485、IR 等,方便与不同类型的设备进行通信和集成;具备直观的操作界面,便于操作人员进行设备控制。网络设备需满足项目的网络带宽需求,根据设备的数量、数据传输量以及应用场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网络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确保网络的稳定运行;具备可靠的网络传输性能,支持高速数据传输和低延迟通信;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功能,如防火墙、访问控制列表等,保障网络的安全性,防止网络攻击和数据泄露。
2) 辅助件、材料要求:详细列出辅助件和材料的品种、规格、型号、质量要求、数量和相关证件。线缆作为连接各类设备的重要材料,需明确其材质、线径、屏蔽层结构等规格。采用无氧铜材质的线缆,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信号传输性能;线径的选择根据设备的功率和传输距离确定,确保线缆能够承载足够的电流和信号强度;屏蔽层结构能够有效减少电磁干扰,保证信号传输的稳定性。线缆需具备相关的质量检测报告和认证证书,如 3C 认证,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连接件的选择也至关重要,如 HDMI 接口需符合 HDMI 2.0 及以上标准,具备高速数据传输能力和良好的信号稳定性,确保设备之间的连接质量。
1) 主流协议支持:多媒体设备应支持主流的通信协议和接口标准,如 VC 通信协议、HDMI 2.0、PoE(以太网供电)等。支持主流协议能够确保设备之间实现无缝连接和稳定通信,避免因协议不兼容导致的设备无法正常工作或功能受限问题。在设备选型和系统集成过程中,应严格检查设备对主流协议的支持情况,进行兼容性测试,确保系统的整体稳定性和可靠性。
2) 与现有系统对接:在与现有 IT 系统对接时,应进行统一或单独规划地址和 VLAN(虚拟局域网)划分。根据项目的网络架构和安全要求,合理分配设备的 IP 地址,确保设备能够正常接入网络。采用统一规划地址的方式,便于网络管理和维护;对于一些对安全性要求较高的设备,可采用单独规划地址的方式,增强网络的安全性。通过 VLAN 划分,将不同功能的设备划分到不同的虚拟局域网中,实现网络隔离和安全访问控制,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性能。
1) 线缆等级选择:根据设备的功率和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等级的线缆。对于大功率设备,如投影仪、功放等,应采用符合阻燃、耐高温要求的线缆,确保在设备运行过程中,线缆能够承受高温和大电流,避免因线缆过热引发火灾等安全事故。对于一般的弱电设备,如摄像头、麦克风等,可采用超五类或六类非屏蔽或屏蔽网线,满足数据传输和电力供应的需求。
2) 接地电阻要求:如扩声系统,应设独立接地母线,单点接地,接地电阻不大于 1 欧姆,良好的接地系统是保障电气设备安全运行的重要措施。通过将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或接地端子与大地可靠连接,当设备发生漏电时,电流能够迅速流入大地,避免人员触电和设备损坏。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接地系统的施工,使用专业的接地电阻测试仪对接地电阻进行测量,确保接地电阻符合要求。
3) 灯具:外壳应可靠接地。灯具及附件应采取防止坠落措施,重量较大的灯具还需做载荷分布试验,时间15分钟。
4) 调光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
设备应支持加密功能,如 WPA2 或更高级别的无线网络加密协议,防止无线网络被破解,保护网络数据的安全。支持 SSL/TLS 等网络传输加密协议,对网络传输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被窃取或篡改。在设备配置过程中,应启用加密功能,并设置强密码,定期更新密码,提高网络的安全性。
设备的无线电发射频率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避免对其他电子设备造成干扰。在使用无线设备时,应进行频率规划和检测,确保设备在合法的频段内工作。例如,在会议室中使用无线麦克风、无线投屏设备等,需合理选择工作频段,避免与其他无线设备产生干扰,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1) 设备安装位置:设备安装应避开消防喷淋头,防止在消防喷淋启动时对设备造成损坏。同时,应预留疏散通道,疏散通道的宽度应符合相关消防规定,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能够快速疏散。在设计设备安装位置时,应充分考虑消防要求,与消防部门进行沟通,确保设备安装符合消防安全标准。
2) 消防材料使用:设备和材料应采用符合防火要求的材质,如防火阻燃的线缆、机柜等。防火阻燃线缆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延缓火势蔓延,减少火灾对设备和人员的危害;防火机柜能够保护内部设备免受火灾的侵害,提高设备的安全性。在采购设备和材料时,应严格检查其防火性能,选择具有防火认证的产品。
设备和材料必须具备国家强制认证(如 3C 认证)、出厂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确保其质量和安全性符合国家标准。在采购设备和材料时,应严格查验相关证件,杜绝不合格产品进入项目。要求供应商提供产品的认证证书、合格证和质量证明文件的原件或复印件,并进行核实,确保产品的质量可靠。
扩声系统对服务区域外有人区域不应造成环境噪声污染。
扬声器系统,必须有可靠的安全保障措施,不产生机械噪声。
当涉及承重结构改动或增加载荷时,必须由原结构设计单位或具有资质的设计单位核查原始资料,对结构安全性进行核验、确认。
我们的团队将设计和实现一个全面协作环境中基于组织的独特需求和需求。
让我们知道您的业务目标,
我们将创造一个完美的定制的解决方案为您的特定的组织和视频环境的需要。
采用先进的数字编解码和传输技术,通过网络把多媒体信息以丰富多彩的形式,发布在不同地点的显示设备中,
实现动态信息、业务广告、促销信息、政策法规、新闻等资讯的实时发布,从而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